孟晚舟重返华为上班:过去三年,虽举步维艰,但我们的团队却越战越勇

来源: 酵母研究院

2022-03-17 06:31:12

 

导语:孟晚舟为何选择10月25日作为自己的上班首日?


10月25日,对于孟晚舟来说,是一个很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。


这一天,对华为、对孟晚舟一家也有着特殊意义。今年10月25日,刚好是父亲华为创始人任正非77岁生日;这一天,对于国家,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——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50周年纪念日。


孟晚舟选择这一天作为上班首日,应该是特别安排,她是以这种方式庆贺这两件大事,合成“国家大事”或“家国大事”!


在孟晚舟身上,我们学到了什么?酵母研究院收集整理了多篇资料形成此文,提供给读者以供学习借鉴~


勇敢不是不害怕,而是心中有信念


孟晚舟曾在一次演讲中讲道,勇敢不是不害怕,而是心中有信念。


经常会有人问,华为为什么能够在激浪中经久不衰?


第一条,也是最重要的一条,贯穿始终的“以客户为中心”,内部提倡上甘岭,在你心中到处都是上甘岭。


员工始终为客户创造价值奋斗,人人在岗位上都能成为英雄,华为做的是:“鼓舞正气,让英雄倍出,千军万马上战场。”


日本地震、尼泊尔地震,华为人都没有撒腿就跑。不抛弃客户,不放弃客户,不盯着客户口袋里的钱,才能把钱赚进自已的口袋!


正如任正非所说:“不以客户需求为中心,他们就不买我们小公司的货,我们就无米下锅,我们被迫接近了真理。”


只有围着客户提供服务,为客户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,企业的竞争力才会提升,才能建立企业的护城河。


第二条,胜则举杯相庆,败则拼死相救。


在华为的企业文化中,有一句著名的话,“胜则举杯相庆,败则拼死相救”, 源于曾国藩的湘军。


这句话要求团队合作第一,一切行动为集体,要顾全大局,要求每一个人为团队而战,强调集体利益至上。


尤其是销售团队,外部强敌林立,自身相对弱小,更是需要团结作战,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,才有可能活下来,才有可能取胜。


华为的团队互相支援,全力以赴,凝聚力是在这一场一场的恶仗中锤炼出来的。


第三条,烧不死的鸟是凤凰,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。


华为没有舒适区,面临的都是恶战,活下来不容易,所以要习惯面对困难,面对挑战,一代又一代华为人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。


马克斯•韦伯说:“任何一项事业背后,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。”


2011年,日本9.0级地震,引发福岛核泄露。当别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撤离日本时,华为选择了留下来,与此同时,华为的工程师穿着防护服,走向福岛,抢修通信设备。


华为在大机会时代,拒绝机会主义,始终聚焦管道战略。过去28年,华为抵抗住很多“赚快钱”的诱惑,拒绝今天的快钱,才能持续赚到钱。


华为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、坚持艰苦奋斗、团队合作……这些都将支撑华为持续成长。


除了胜利,华为别无选择!


英雄不问出处,出处不如聚处


在华为,“英雄不问出处,贡献必有回报”,但这里更想讲的是“出处不如聚处”,原产地再好,也要有一个好的聚集地。


人才是因为聚集才产生价值,清华是一个伟大的人才聚集地,以知识论英雄。华为更是年轻人的好聚处。


只要敢拼、敢闯,听见枪声就想冲锋的年轻人,华为就给予最好的机会。责任结果好,成长潜力大的年轻人,华为就给予最好的待遇。


华为要的就是“首战用我,用我必胜”的精兵强将。


每一代人都对下一代人有或多或少的看不惯,比如美国二战后“婴儿潮”,被称为垮掉的一代。


正是这垮掉的一代,改变着科技史的进程!让我们看看垮掉的一代里面都有谁?比尔盖茨、乔布斯!今天还有扎克伯格、马斯克也在改变着世界。


每一个时代都有鲜明的特点,每一代人也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。华为尊重个体差异,不统一思想,只为共同的目标而群体奋斗!


华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?


胸怀世界:愿意迎接世界性的问题和挑战,在解决难题、面对挑战的过程中,提升自己的视野和胸怀。


“最优秀的人解决最大的问题”,真正的人才,不会愿意在一个平庸、安逸、缺乏挑战的环境中虚度光阴。


坚韧平实:不浮躁、愿意一步一步走向成功。期望一夜暴富的人才,接受不了华为,华为也接受不了这样的人,心态浮躁对企业发展有极大的破坏力 。


洞察新知:变革时代,惟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,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、发现、认知和理解,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这个世界。


清华是一个伟大的人才聚集地,以知识论英雄。华为依靠自己的宗旨和文化,成就与机会,以及政策和待遇,吸引和招揽天下一流人才。


在华为,人才培养机制是“打破专业界限”,“打破岗位界限”,通过人才的有序流动,跨岗轮换,培养面向未来的“之”字形人才。


对人的选拔,德非常重要。


要让千里马跑起来,先给予充分信任,在跑的过程中进行指导、修正。


从中层到高层品德是第一位的,从基层到中层才能是第一位的,选拔人的标准是变化的。


任正非永不屈服的精神,深深烙印在企业文化中

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正如华为不是一天强大的。


作为一家民营企业,从早期体制、财务、技术、管理危机,到“血汗工厂”的抨击,到竞争对手无所不用其极的围追堵截,危机如影随形。


创业33载,多次突围,痕累累,但终究是挺过来了。不但挺过来,还长为参天大树。


今天,我们击节赞叹华为有多伟大,当初华为就有多创业维艰。如今回看,任正非永不屈服的精气神,深深烙进了华为的文化基因。


细看这两年华为的战绩,可谓屹立狂风骤雨而不倒、直面血雨腥风岿然如山,展现了强大的韧劲。


2019年,华为营收8588亿元,增长19%。


2020年,华为营收8914亿元,在世纪疫情突袭、全球经济滞胀的百年变局之年,仍逆势增长3.8%。


不但活下来了,而且活得很好,可谓背水一战、绝地逢生。这个数据,完全印证了任正非两年前的预判,所以他自豪说:


“我的信心更大了,而不是更小了,我们有了更多能克服困难的手段。”


如果这是一局围棋,华为已经坐稳江山,对手想要吃掉自己,纯属痴心妄想。


剩下的,就是向敌手不断发起冲锋、攻城掠地。战略防守转为战略相持,接下来,就是战略进攻。


从活下来,到强起来,最终走向赢起来,这就是任正非,这就是大华为。


《亮剑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任何一支部队都有着它自己的传统,传统是什么?传统是一种性格、是一种气质!


这种传统与性格,是由这支部队组建时,首任军事长官的性格与气质决定的。他给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。


创业酵母创始人俞头在总裁班组织文化课讲道,一家企业遇到危机时、遇到外界压力时,文化决定了员工的行为!


真正的信仰、文化来自于基层,如果在基层没有普适性,文化只能停留在高层,一定落不下去。


任正非也是如此,他给华为这支部队注入了灵魂,打造专属华为的企业文化,孟晚舟的身上,也深深刻印了华为的文化。


小企业有小企业的文化,小企业的文化是什么?是创始人的文化,创始人的文化走到未来就是团队的文化。


企业的一把手一定是文化宣导的第一教师,因为他有第一手的文化基因。


 

标签:

团队管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