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运营之光》黄有璨:为什么顶尖高手,都懂得给成长加速?

来源:

2022-04-08 01:10:46


我们人生的底牌是干出来的,而不是别人给你的

好文5994字 |15分钟阅读


导读

前引:


5月9日,酵母管理百年读书会第九期上,美宝老师请来了“有瞰学社”创始人,原“三节课”联合创始人黄有璨先生,分享了《非线性成长》这本书,并就“非线性成长-不确定时代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商业通关策略”这一主题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。


小书童将内容整理出来,希望对职场中的大家有所启发。以下是访谈详情:




Mabel:有璨,你今天是”有瞰学社“的创始人,也曾经是三节课的联合创始人,写过畅销书《运营之光》,而且你个人成长的故事非常传奇,从高中就退学到现在成为一个KOL和创始人,你的个人发展速度非常快,能给我们讲讲你的成长经历吗?


有璨: 高中退学,在这15年⾥,我从社会的最底层起步,经过1~2年磨砺后以⼀名普通销售的角色进⼊当时还算有点光鲜的外企,2008年进入互联网业从事运营工作,之后又逐渐成为⼀名创业者,再⼀点点在业界积累沉淀,有了些许成绩。这15年里,我依次经历过仓库搬运工、推销员、外企销售、互联网运营、职业经理⼈、⾃由职业者、创业者等多重职业身份,跨越多个社会阶层,实现了个⼈的极快速成长,也得以在整个过程中与各⾏各业的顶尖⾼⼿对话、交流,向他们请教,了解他们是如何学习和成长。


Mabel: 你的成长路径的确和大部分人的路径非常不一样,而你的新书的主题是“非线性成长”,能跟大家分享一下”非线性成长“这种概念吗?


有璨: 这个时代变化特别快,每个行业里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,每个人看待自己的成长,我觉得也许不应该是一种”线性“的逻辑,而应该是一种”非线性“的逻辑。


我发现自己的经历,包括我身边很多其他朋友的经历,比如说最近刚刚上市的水滴公司的沈鹏、成甲、小马宋,我发现我身边这些“高手”在快速成长的历程中,往往都是通过连续多次切换自己所处的“成长赛道”,不断通过一个有更高成长势能的环境而来驱动自己成长。


像我最早在中关村柜台做销售,后来进入家日企做销售。日企销售这个环境就能给我成长空间,这同在中关村做销售是完全不同的。后来呢,我又切换赛道,进了互联网行业做运营。互联网这个行业对我的成长空间,比起销售行业又不一样。再后来,我投身创业,要面对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多了,那么创业带给我的成长空间就又完全不同了。


不只是我,我身边的一些好朋友,比如小马宋、沈鹏、成甲等,他们快速成长的历程都暗合这个规律。小马宋大学刚毕业时在中国的一家石油化工企业做锅炉工,后来做了记者,再后来进入广告公司做文案,再再后来就成了营销领域的大咖。即便是沈鹏,他看起来由始至终一直在美团这家公司,但在美团里面,他切换的赛道也是非常多的,最早他是BD新人,之后到天津做城市经理,之后被提拔为大区经理,负责搭建美团外卖业务,再之后选择出来创业。


我所谓的切换赛道,并不是说你一定要换公司,而是你一定要搞清楚,当下的你所处于怎样的一个赛道环境当中,这个赛道环境能给你的成长空间的上限在哪里?当你逐渐觉察到上限出现的时候,你就应该去谋求进入下一个成长可能性更高的赛道了。




如何才能找到切换下次成长赛道的时机点呢?我在《非线性成长》这本书中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:你在所处的每个赛道都要尽力去做出一些成绩,当你成为你所在赛道的TOP20%,你就能获得“头部效应”的加持,你的手里就有了砝码,然后你就可以切换赛道去寻求更大的成长空间了


Mabel: 你觉得你在哪段经历里面是成长最大,收获最多的?


有璨: 2012年的那次创业是我成长路上的关键转折点。在创业之前,不管是做销售,还是做互联网运营,其实都停留在偏执行层,老板怎么说,我就怎么做,我只要尽量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即可,不会去想为什么定这个目标,这个目标定的对不对。


但创业的经历,真的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改变。它让我以管理者的视角去看待问题。我需要去思考很多事情,做出决策,譬如说,我要考虑给员工发薪水,要考虑业务发展的问题,怎么去招聘人,招聘哪些人进来。而且,当公司处在不进则退的境地时,我必须得身先士卒,把重担扛起来,不然兄弟们早就跑光了。同时,与我同行的人也有了很大的变化,变成了沈鹏,36氪的联合创始人王壮、小马宋,还包括麦肯锡公司的顶级咨询顾问等。这就是所处环境变化带来的人脉资源的变化。


当然,创业初期,我在里面是很痛苦的,因为我面对很多问题都是之前不曾遇到的问题,但正是这样的环境,驱动我向前走,给了我成长的加速度。


Mabel:听完有璨刚讲的这一段,我特别的有感触,就是当你知晓目标的时候,你就可以长久忍耐。有璨说他第一次创业的时候,虽然背了一个COO的title,但是连买一两百块钱的东西都要犹豫一下。所以,你会发现真正能够干成大事的人,往往能够延迟满足。那我还想问一个问题,在你过去的经历中,最惨一次经历是什么?你是怎么去克服的?


有璨:最惨的一定是我刚开始工作阶段,当时我拿了一千多块的工资,住在城乡结合部的破烂平房里面。租的房子没有厕所,冬天需要披着棉袄,走很远的一段路去公厕上厕所。那段时间是我生理物质上最难熬、最惨的一个时期。


从心理层面来说,我最惨的是2018年前后创办“三节课”的时候,当时我正经历着角色的巨大变化。此前两年,我自己在做运营,写了大量的文章,输出内容,让自己成了一个KOL,一个所谓的大IP。但是,随着团队变大,我发现我作为公司的管理层,不能让自己始终处在IP的位置上,我必须成为一个管理者和赋能者。


角色的切换说起来容易,但其实是非常难的。我的心理、行为习惯、思考模式,甚至于语言沟通的习惯,都要发生改变。我要把自己全部敲碎,长出新的能力,才能支撑这种角色的变化。所以,这对我而言,是蛮惨的,或者挑战蛮大的一段经历。



我和有璨在贵州大厦合影


Mabel:上次,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,你提到了“超级无敌简单”的概念。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概念吗?


有璨:简单是一个结果。我是个一致性非常强的人,凡事都追求极致的简单。在我过去的十几年里,没有受过任何复杂人际关系的困扰。这可能和我的人生经历有关,我的爸妈都是那种很简单,很纯粹,很善良的人,他们不擅长经商,对钱没啥概念,经常就是自己搞投资,结果搞了半天把钱都赔了进去,人非常的朴实。


另外,我老家是在农村的,农民的逻辑都是非常简单的:你要想丰收,就得先栽种。这种成长环境就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。我很看重价值,会要求自己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立的判断,并且判断和行为必须是一致的。就好比我退学这件事,我感觉到我内心追求的价值和应试教育体系带给我的要求不一致了,这就让我很难受,我想让自己内心自洽,所以就退学了。


进入职场后,也是如此,最早干销售,当时我也没有选择的权利,只能在销售这件事上干出一些名堂来。干了几年后,我成了销售冠军。但当我成为了销售冠军,再回过头来看,我发现自己做销售其实是挺痛苦的,我需要去陪客户,得陪吃陪喝陪聊,脑海里得装着恭维的话术,就失去了我所追求的一致性原则。我不能接受这种状态,所以就切换了赛道,去做了自己内心更认可的事情——互联网运营。之后做教育也是这个逻辑,我知道自己做不了K12,因为这违背了我内心的一致性原则。所以,在我这么多年的成长经历中,始终寻求的是内心的一致性,非常简单。


Mabel:一个活得通透的人,往往会对人生原则进行一些思考。比如,“超级无敌简单”,就是有璨所追求的一致性。有这样的一个计算公式,是说一个人的业绩等于他的潜力减去障碍,放到有璨的例子上,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潜力非常大,而阻碍又非常小,因为他所追求的是一种简单的状态,是内心和行为的一致性。所以,我想告诉大家,如果我们的人生想要有所成就,你就要不断地去挖掘你的潜力,找到你的优势,同时降低你的阻碍和纠结,那你就会很舒服,在舒服的事情上,我们往往能够创造出业绩,取得惊人的成就。


Mabel:你觉得在职业生涯的早期,该如何知道哪些东西适合自己?


有璨:我觉得超过90%的人,在刚工作的前三年,是不可能想清楚自己适合什么的。我在刚工作的时候,别说前三年,前五年我都不知道我将来要干什么。很多时候,问题对了,就很容易得到一个好答案,但问题不对,就算你问了很多人,也得不到靠谱的答案。所以,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换个问法,即“在职业生涯早期,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时候,应该如何自处?”,从这个思路去想,你就会豁然开朗了。


所以,对这个问题,我的答案很简单,你需要做两件事。


第一件事:先要生存下来,并且让自己能有一些选择的权利。我们经常在职业生涯中谈选择,但选择的前提是你要有选择的权利。比如说,你刚毕业,什么都没干过,也没做过实习,然后你考虑是去大厂好还是小厂好,做教育好是做金融好,这些都没意义,你要先让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才行;


第二件事:你要有一个参照物。不管是做决策、做判断,你要有参照的对象才行。我举个例子,比如我干销售,并且做出了一些成绩,那我就能拿我这个成绩跟行业内其他优秀的人进行比较。这样我就有了一个可判断的基本依据。当我有了参照物,我就可以去做评估,我更适合干什么,不适合干什么。很多时候,我们人生的底牌是干出来的,而不是别人给你的。


Mabel:做就是问题的答案,问题只会越想越多,干就对了璨其实在书中还提到了,不管你早期做什么,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就是要打好基本功。你的PPT能力、结构化思维、沟通表达能力,这些基本功要做好。做好基本功,你才能有更大的选择余地。


我最近正在开发一门课程,叫“职场易筋经”, 就是帮助大家解决你在职场里面很核心的一个能力:把事情做好。凡事有标准,凡事有方法,做好事,这就是我们职场的基本功啦。


Mabel:如果明确的想成为一个顶级专家,或者是商业操盘手的话,那么接下来具体该如何做?


有璨:其实,《非线性成长》这本书,也是我试图在大家职业生涯的前8~10年里面给出一些具体的行动指南。刚提到的顶级专家或者商业操盘手,其实就是大家职业生涯的前8~10年中的两种具体选项。这些选项的成长路径也是有区别的。


以商业操盘手为例,你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操盘手,其实最好先选准一个行业。不同的行业,有不同的业务结构和业务模块,当你选定了你想要长期投入的行业或者业务方向后,你需要深耕专业,从某一个业务模块开始切入,踏实地先干上几年,做出成绩。当你对某一业务模块足够熟悉时,对整个链路逻辑非常清晰时,你就能管理这个业务,成为这方面的操盘手。


再来说专家路线。你首先要搞明白自己想成为哪方面的专家,然后你去努力,超越50%的人,再超越80%人,再超越90%人,最后你成为领域内的Top5%,那你就是一个顶尖专家。


那么,怎么超越其他人,成为行业顶尖高手呢?其实,在一个行业内,绝大多数人做事是没有任何系统的,没有具体的方法论的。所以,如果你能经过刻意练习,复制高手成型的系统方法论,那你就能超越行业50%的人了。


怎么进一步往上走?你就需要有行业内认可的的代表性作品。不断努力、付出和投入,并且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实践环境下,不断精进,不断练习,当你像个匠人一样,雕琢出自己的代表性作品,这样你就能超越80%的人了。


再往上呢,你需要找到行业的顶尖高手,跟他们学习和练习。譬如我在2015、2016年里,连续两年做了很多刷屏的运营案例,并且写了一本《运营之光》,这时候我其实已经能超越行业内80%的人了。接下来,我借由我的作品《运营之光》,接触了大量的高手,如陈向东老师、脱不花老师等,跟着他们学,也验证和找到自己身上的一些盲区。这样就能进一步精进自己。


Mabel:不管想成为专家还是操盘手,背后都是有方法论的。在我们去实现目标前,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方法论,进而去实践,实现各个阶段的目标。那么,你是如何实现,既是专家又是操盘手双重身份的呢?


有璨:我们所处的商业世界,其实是一个价值网络。你会发现在这个价值网络里面,它是个金字塔结构。你如果能让自己慢慢走到金字塔的中、上层的部分,就会得到很多高质量的信息,很多高质量的机会也会向你涌来。所以,一个人在职业生涯早期的时候,要先让自己有个主要的身份。借由这个身份,跻身价值网络的头部。当你到达了价值网络的头部时,你就会发现很多的机会和可能性。比如小马宋,他现在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创始人,但其实在过去十年里面,他的第一身份是个专家,拥有很多的代表性作品,之后才有了自己的团队,创办了自己的公司。我也是如此,第一身份优先是个专家,借由专家身份,跻身价值网络的头部,后来遵从内心的身心,想着在教育行业里再做点事情,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,所以就创业了,成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。


Mabel:你现在也在创业,在管理团队,你能分享一下你对人和事管理的感悟吗?


有璨:人和事是管理中两个最重要的要素,在我看过的优秀的管理者当中,分两种类型:一种是以事为原点出发,还有一种是以人为原点出发,这两种逻辑是不一样的。前一种的逻辑是,优先把业务模型,整个链条流程搞清楚,如何制定战略、目标等,如何拆分目标,如何具体到人来实现目标,通过人来拿结果。后一种逻辑是,相信事在人为,组织里面人对了,然后才能把事做对,所以他思考管理的逻辑是先找到对的人,会根据业务需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。如果人发挥的不好,会去考虑是否人岗不匹配,如果战略和人之间出现鸿沟,会再进行调整。这就是我在行业中所见到的两种管理的逻辑。


就我个人而言,从我当下来说,我可能更倾向于后面一种,即以人为中心。因为,我现在正在创业,人先得找对,并且在创业从零到一的阶段,我个人觉得找到一群能够同行的伙伴,彼此关系是良性的,他们的战斗力是能够被发挥出来的,他们对于整个事情有强烈的共鸣和认知,这些可能要大于业务的进展。如果把业务、组织、战略看成一个三角关系的话,在创业从零到一阶段,我觉得组织是第一位的,可能是组织→战略→业务这么一个关系,当创业走过从零到一的阶段,走到十之后,可能战略会放在第一位,战略→组织→业务这么一个关系。公司所处阶段不同,对于人和事的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。